未來的世界不肯定肯定成為常態,變幻習以為常,所謂新常態(New Normal)就是常常變化,沒有可以掌握到的肯定性。有人用VUCA來形容未來的不肯定性:Volatile(消逝於瞬間)、Uncertain(不肯定)、Complex(複雜性)、Ambiguous(模棱兩可),總之是捉不住。這些都是懶惰的形容詞(Lazy Words),準確性不足。只是在時間上瞬間消逝,在其具體上不確定,在定性上太複雜,在描繪上模糊,不能名狀,又怎可以應對呢?
在不肯定的時代中擔當領袖,就是要習慣在不確定的場景中行事,不憑藉過去的經驗,不靠已有的知識。
多年前,美國的阿波羅十三號太空船(Apollo 13)登月期間,機件故障,能否返回地球成為懸案。太空人團隊只能憑藉在太空艙內的物資,改變本來用途,節省用電,保持氧氣,供應漂流在太空期間的需要,以維持生命。透過省電來開啟定位,鎖定方向,終於重新開動引擎,返回地球。太空人不能再倚靠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只能藉手上現成的材料,拼出各樣的器材和儀器。而地球上指揮塔的後備太空人,亦在東拼西湊,提供可能的辨法。
這個合作團隊,天上地下,創意地使用手上各種資源,發揮不肯定中領袖的素養。創意、靜心、解決問題的能力;信任、合作、連結、不指責,終於成功地帶領阿波羅十三號重返地球,真是創舉。
有人稱這領袖素養為Leadership of Contingency,不肯定是Uncertainty,而在不肯定之中有後備的準備或後着是Contingency,Contingency就是應變,預留Buffer或餘地和空間,可以在遇見不肯定時作出應變。
(摘錄自《AI來了,我還有甚麼價值?》)
撰文:梁永泰
突破書籍作者,著作包括:《AI來了,我還有甚麼價值?》、《品格,成為領袖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