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比較

經常與人比較是我們不快樂的原因,特別與人比較的過程中容易感到羞恥、覺得自己不及人,或感到自己的弱點暴露人前。但甚麼樣的人會經常與人比較?有研究發現,一個自我批判性(Self-criticism)高的人,會不斷作出社交性的比較(Social comparison)。一個自我批判性高的人有他的性格特徵,包括比較着重自己的成就、愛與人爭競,並且對自己十分苛求。這種自我批判性高的性格,導致情緒低落是有他的軌迹。自我批判性高的人,一方面會不斷與人比較,在比下去的情況下,他的工作表現和情緒都會變差。另外,他會有一種受困(Entrapment)的感覺:感到裏外都受困,他不但不能逃離比較的現場,他亦被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和思想所困。

 

我想起多年前一套名為《莫札特之死》(Amadeus)的電影,劇中另一位主角是薩里埃利,他是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在歐洲頗具知名度的音樂家,在維也納當宮廷典樂大臣達五十年之久。是否真的如謠言所云,因妒忌莫札特的才華而動殺機,至今仍然是一個啞謎。亦因有這個傳說,加強了天才之死的神秘和浪漫。但電影中描寫他與莫札特比較下受情緒所困,是十分深刻的,最終他都是鬱鬱而終。

 

既然比較容易令自己不快,如何調校個人心態,避免跌進比較的陷阱。福樂神學院的心理學教授 Dr. Archibald Hart(1988)在著作《15 Principles for Achieving Happiness》為我們提供了五項正確思想,來面對與人比較引起的不快。

 

1.其他人在一些領域上的技巧比我們高超,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比我高人一等。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處、限制和不安的地方,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強項,在我眼中,我不應誇大或貶低他們的價值。

3.大部分人都不想與我爭競,他們最想感到大家是平等的,而不是比我們低下。

4.優越感和自卑對我和他人都是危險的,我要盡所能,不與他人比較。因為優越感會帶來傲慢,傲慢使人誤用自己的權力。

5.與其跟人爭競,我可以在他人身上,找出他們好的特質,如仁慈、憐憫、及幽默感等。上天創造人人是平等的。

 
區祥江博士

(節錄自突破叢書:《下流世代的上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