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總愛批評我

你有被朋友批評過嗎?你的反應如何?會否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呢?記得在大學的期末考試有小組討論的環節,大家要就一個個案作分析研討。組員各自表達自己的看法,其中兩名同學對另外一位同學的看法有異議,提出一些質疑。被質疑的同學立時面色一沉,語氣變得很硬,不再踴躍發言。本來有商有量,氣氛突然變得沉重,大家說話很拘謹,怕再觸動該位同學的神經。

人對環境的反應,輔導心理學認為有內化(Internalization)和外化(Externalization)之分。當某人對事情過分着緊(Take it too personally),又如廣東話所說的「太上心」,便是類似內化的意思。如上文提到那位被批評的同學,她把別人不同意她的意見(事)視為對她個人的拒絕,因此感到受傷害,對外界的反應也變得很敏感,甚至作好準備去反駁其他「攻擊」她的人以保護自己。相反,如果那同學能看見被批評的只是她的看法,而非她本人,情況便會大大不同。因此,看待別人的批評,將人與事分開是十分重要的。人身攻擊(例:「蠢過隻豬」)當然是對人的不尊重,在朋友關係中也是不被容許的;事則可包括意見(例:對雨傘運動的看法)和行為(例:多次遲到的問題),是有商討或改善的空間的。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認為朋友像一個拿着鏡,站在你對面的人,將你的盲點反映出來。靠着這面鏡,你知道自己有甚麼地方需要改善。真正的好朋友會為你的好處着想,以事論事,提出善意和建設性的批評。這些批評可算是好朋友送來寶貴的禮物啊!至於如何好好打開這份禮物呢?以下跟大家分享表達批評時的原則:我十分喜愛美國作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有關友誼的看法。


他說健康穩固的友誼是由真誠(Sincerity)和溫柔(Tenderness)這兩塊基石所建立的。愛默生的想法與《聖經》的教導「以愛心說誠實話」的意思互相呼應。在實際操作上,我認為真誠的批評需要具體(Specific),溫柔的批評需要同理心(Empathic)。前者將事情具體化,批評者會更有理據,受批評者也較易受落,不會演變成情緒化的反擊;後者多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多了雙方的交流,能夠互相諒解,也會較平心靜氣。

周偉豪
節錄自突破叢書:《無朋友》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