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夥伴需要主人嗎?

有一套電影叫《HER》(她),內容有關一個人以電腦助手作為朋友,每天一起床就靠她來管理早餐及梳洗,然後答電郵,靠她與朋友聯絡,與她分享心情,自己的秘密也相告,真是一位貼身助理,無不稱心。漸漸,這個人真的動了真感情,覺得這助理善解人意,兩情相悅,墮入愛河。有一天,他發現這個助理HER每天同四千個人平行地對話,原來自己一點也不獨特,所以陷於苦惱。原來機器的親切感,只是其對話的方式,與感情智慧無關。這人終於失落了。

 

將來我們會發現網上平台,有許多公司是AI自主的,包括形象、包裝、貨品提供、銷售評估等,一切都是一所虛擬公司,由AI助理負責,背後未必有真的主持,或是有真人操控AI作主。這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誰為這些商業決定負責?其商業後果由誰來背負?

 

AI以大數據為輔,有自主創造能力、組合能力、測試能力。也許可以發明新的藥物,治療各種疾病。亦可以發明新物料,提供機械的物料,如導電能力、透明能力、承受壓力能力、軟性變型能力等;只要我們定出至終要求,AI可以提供新物料的配方,怎樣就各類金屬或物料配製而成。

 

餘此類推,AI影響建築、醫療、金融投資、市場推廣、法律訴訟、合同編寫、書籍出版、故事小說等等,真是方方面面,各行各業都會受影響。是點石成金,抑或是將一切平庸化、平面化、資訊化?

 

面對AI近乎「無所不能」,未來使用AI的人需要甚麼能力,才能發揮AI最大的協作功能?產生最大的商業效果?未來人類要怎樣與AI共存處?怎樣有更高層次的素養,才能駕馭AI?本書餘下部分希望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摘錄自《AI來了,我還有什麼價值?》)

撰文:梁永泰

突破書籍作者,著作包括:《AI來了,我還有甚麼價值?》、《品格,成為領袖之前》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