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堅庭導演
大地海外升學星級代言人

現在香港教育有兩大現象,我稱之為「教育難民」。定義什麼是難民很簡單:為了保命、為了工作、為家庭的未來而離開故土,就是難民。香港早期第一批「教育難民」是花錢脫離本地學制,進入國際學校,(情況跟民國時代的法租界相似,在自己地方跟從別人的法制);第二批「教育難民」是乾脆離開香港到海外升學,如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等。究竟花錢脫困是脫什麼困?答案竟然是:

A. 脫離多功課、多測驗的困局;
B. 提升英語水平;
C. 獨立生活、獨立思考;
D. 運動、藝術與學科比重平均。

其實,實現ABCD 在香港並不困難,改變模式思維立即見效!國際學校不就正是因此而令到家長前仆後繼赴會嗎?

就算不可全部達至最理想,ACD 要達標並不困難—如何提升英語,則真的需要資源。香港作為一個人均收入如此高的城市,政府再投放金錢提升英語水平是應有之義。

我認為,未來教育的重點在創意、獨立思考、英語能力與溝通技巧。

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很多工種,但取代不了上述四項。

你以為家長父母會蠢到花錢兼忍受骨肉分離之苦送子女到海外上學而不看其結果嗎?

現在,香港仍然流行這一套:只培養精英卻因此種下了失敗種子的教育理念。大家是否有責任改變這困局呢?

政府的儲備足夠讓全香港在學的學生享受高質素的教學,把多一些權力下放到校長和老師及家長手上,讓他們決定自己的學生和孩子適應哪一套教學方法,而不是跟在教育局官員的屁股尾,乞求他們的同情。請記住:他們的薪津是靠我們辛勤付出。

我的幼子到英國上高中,他告訴我,老師有一次跟他們說:「為什麼考試要有時間限制?如果有同學需要四小時,為什麼三小時必須交卷?知識和時間沒有必然關係,所以請隨便,不用趕時間。」

就這段對話,我覺得已值回所有付出了。



專業出路精選

院校專訪

學生及家長感想

精彩活動

公司服務簡介

張堅庭文章

香港與海外各地學制對照表

國際英語及綜合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