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解碼

海外升學(二)

永誠、子善和明慧這天再約我討論海外升學的可行性,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框架,與他們分析兩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列出數個海外升學地區作參考。往海外升學,不應被視作「水泡」,而是對另一個學習和生活的可能性的選擇。香港學生的優勢是英文水平不俗,任何地區大學大專的課程中以英語授課的都可以是選擇;另一重要考慮,是學費及生活費支出,很有可能是整個家庭的重擔,在計畫時須與家人共同商議及部署。


永誠:「為甚麼內地、台灣竟然與奧地利和法國同一組?」我回應道:「對,奧地利和法國都是歐洲國家,在我們意識裏算是西方和國際吧。其實不少歐洲地區的大學都以當地語言授課,像奧地利的官方語言是德文,不諳德文的只能選擇有限數量以英文授課的課程。雖然歐洲的生活費不便宜,但入讀公立學校不用學費。至於台灣和內地,課程以中文為主,選擇非常多,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可以比在港生活更平,但對那些希望繼續以英文學習,或藉留學見識西方文化的年輕人而言,可能就不合適了。」


明慧:「我上網找過日本留學的資料,發現原來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方法:通曉日語的可報考EJU然後以成績報考個別大學,或先考以DSE課程為本的JPUE,獲大學取錄再在港專注修日語六個月才往當地升學,也有老師你上次介紹的英語教授學位課程。選擇多反而令我難以取捨。」


我問:「你個人的想法呢?」明慧:「我的日語只有日常溝通水平,難以應付大學課程吧!我會嘗試JPUE考試,因課程選擇多一點,有理想的取錄結果,便修六個月的日語。上屆有一位師姐就循這個途徑入學,她說密集課程好辛苦,要全天候上課『惡補』,但現在她很享受那邊的學習日語。同時也會申請個別院校的國際課程,入學後才慢慢學好日文。無論如何,生活就要說日文,到了那邊總不能空手而回呀!」


說得好。選擇到外國升學,就是要「登高‧望遠」,不要只拿取一個學位。無論在當地語言、環境、文化和歷史,以至哲學思維,都是寶貴的收獲;無論將來在哪裏工作生活,用幾年青春的光陰走出固有的小天地,是很有價值的。


香港輔導教育協會多元升學講座資料:https://www.hkacmgm.org/tag/overseas/


撰文:何玉芬博士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
電郵:hoyukfan@gmail.com

 

何玉芬博士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

立即發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