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外勞搶飯碗?

外勞搶飯碗?

  • 17 Jan 2014
其實有不少年輕人入行建造業的,但他們是工程師、測量師等。日曬雨淋的建造業工人,還是缺少年輕人入行。
其實有不少年輕人入行建造業的,但他們是工程師、測量師等。日曬雨淋的建造業工人,還是缺少年輕人入行。
其實有不少年輕人入行建造業的,但他們是工程師、測量師等。日曬雨淋的建造業工人,還是缺少年輕人入行。
其實有不少年輕人入行建造業的,但他們是工程師、測量師等。日曬雨淋的建造業工人,還是缺少年輕人入行。
香港沒有天然資源,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說,人是香港唯一的資源。在現今失業率低,不少行業「有工無人做」的情況下,輸入更多外勞是不是一個好辦法,還是治標不治本的止痛藥?有人說有飲食集團製造假招聘「搏R」輸入外勞,又有人說輸入外勞可解燃眉之急。其實在考慮輸入外勞之前,是不是應該先釋放本地剩餘的勞動力?如果增加輸外勞後,外勞會不會搶去本地工人的飯碗?


誰說香港沒有外勞?接近30萬的外傭,加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以及傾向對應粗工的「補充勞工計劃」,從廣義來說,香港的外勞保守估計超過30萬人,而政府最新推算2013年整體勞動人口是359萬,雖然推算把外傭括除在外,但仍然可見,廣義上的外勞一直存在於香港。


身兼政務司司長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早前在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中明言考慮輸入外勞來解決未來勞動人口不足,馬上演化成輿論焦點,感覺上在輸入外勞的立場上,勞方與資方意見對立,前者認為輸入外勞是洪水猛獸,損害本地工人利益;後者認為事在必行,否則香港經濟有難。到底香港是不是應該輸入外勞?輸入了又會怎樣?


事先要搞清楚的是,如上文上述,廣義上的外勞一直存在,而輿論所討論的,多是集中在「補充勞工計劃」所輸入的外勞。因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所輸入約7萬名廣義上的外勞,他們多是才華橫溢或有家底之人,如鋼琴家朗朗、演員湯唯等,我們不需擔心這些「外勞」來港後的生計,而外傭工作更只限於家務,有工作才來港;而且以計畫來港的專業人士都是業界精英中的精英,不能在一般就業市場上中反映供求,所以不能說他們會搶去本地專業人士的飯碗。現在社會所討論輸入外勞的得與失,是如建造業、飲食業、護理業等粗工,有機會因輸入外勞而搶去本地工人飯碗,使本地工人無法短期內轉工或轉行的工種。


外勞一直存在

一直以來,這些擔當粗工的外勞,可以透過勞工處的「補充勞工計劃」輸入,但必須符合兩大原則:一、「僱主必須優先聘用本地人才,填補勞工市場的職位空缺」;二、「如僱主確實未能在本港聘得所需人手填補職位空缺,可輸入勞工」。每宗輸入外勞申請,必先經過勞顧會考慮,才交由政府審批,而且外勞所享的待遇不會比本地工人按勞工法例為差,亦要符合最低工資,僱主更需協助尋找住宿地方;加上獲准輸入外勞的僱主要繳交徵款,供僱員再培訓局作培訓本地工人之用。換句話說,僱用一名外勞,成本好可能比聘請本地工人為高。


因此,做生意的資方基本上沒有說過一定要輸入外勞,因為工資成本會拉高;勞方亦沒有說過不准輸入外勞,因為「補充勞工計劃」一直以來都在輸入外勞,並認為行之有效;而政府都只是宣稱「在不損害本地工人利益下」輸入外勞。由始至終,其實沒有任何一方說一定要,或絕對不可以輸入更多外勞,只是大家討論如何釋放更多的本地勞動力,以及如何優化「補充勞工計劃」前提下,才考慮輸更多外勞而已。外勞會否搶飯碗這個命題,令人產生可怕的幻想。


人是香港唯一資源

香港現時的勞動力供求情況如何?僱主聯合會早前就聯同工業總會及建造業商會等7個組織,就9月至10月初的人手空缺情況,成功訪問了160名僱主,發現僅半成公司沒有職位空缺;三成公司空缺比率佔所需人手6%至10%;兩成公司出現11%至20%空缺。


林鄭月娥亦指出,勞動人口將會在2018年出現負增長,難以提升生產力,以及維持每年4%的經濟增長,她說:「在不損害本地工人利益的前提下,如何能夠令現時輸入勞工機制更有效、更切合香港經濟發展,是需要研究的課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更提出「三不」:「不會影響本地工人利益」、「不會剝奪本地工人就業機會」及「不會壓抑工資」,並支援釋放婦女的勞動力,使她們重返職場,更說:「香港除了海產,只是一個島嶼,人就是唯一資源。」


輸入外勞是止痛藥

既然人是香港的「唯一」資源,為何不首先好好探討如何有效利用本地的勞動力資源呢?「我覺得無論司長(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又好,或者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又好,公開或對?記者都是說,『要在不損害工人利益情況下輸入勞工』,前設就是要輸入。為甚麼不想想如何釋放(本地)勞動力呢?」工聯會常務理事葉偉明對政府近期輸入外勞的態度不以為然,說:「帶動大家去討論釋放本地勞動力,解決不了,才去討論輸入外勞吧。最大問題是政府跳了這一步。」無可否認,對於勞動力不足的解決辦法,現在的討論重點,雖然政府也多番表示釋放本地勞動力的重要,但客觀的效果變成引領社會各界熱烈討論應不應輸入更多外勞,忽略了討論本地剩餘的勞動力應何去何從。


葉偉明表示,現時香港婦女的勞動力參與率約為五成,比起先進國家平均的六成至七成為低,認為政府沒有先好好考慮如何釋放婦力的勞動力。除此之外,他亦認為,少數族裔勞動力參與率不高,當中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因為言語問題,使他們難以與本地工人溝通,他以建造業為例子,說:「從老闆角度,例如搭棚等高危工作,不是一個做的,很多時候講Team work。大家雞同鴨講,危險性就大。」而且工作效率亦低。他認為這造成在建造業中,僱主聘請其實是香港人的少數族裔,會有一層猶豫,並建議應有機構教曉他們基本的廣東話溝通能力。


「輸入外勞愈來愈多,一定程度上會捐害本地工人利益。」葉偉明說原因有二:一、香港是自由市場,勞動力也是處於自由市場之下,如果僱主夠解透過輸入外勞紓緩人手不足,僱主會失去誘因提升本地工人工資;二、輸入外勞的方法變成捷徑,僱主不會設方想法透過提高生產技術水平來解決「樽頸問題」。


換言之,輸入更多外勞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止痛藥,沒有解決本港勞動力失衡問題,更可能形成依賴,僱主欠缺誘因考慮提高管理質素、生產效率、增加在職培訓來提升本地勞工的生產力。


政府暗示(或明示)未來人口不足,有需要輸入外勞,其實是一個不健康的想法。因為本地勞動力是多是少,很大程度上與經濟周期相關,就好像1998年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時失業率上升,很多行業「有人無工做」,難道又關人口問題事嗎?以現時欠缺勞工最嚴重的建造業為例,20年前的玫瑰園計畫,赤?角機場、青馬大橋等大搞基建,結果出現建造業工人短缺,工資如今天一樣猛脹,但1997年之後工程減少,經濟差,私人樓宇興建量亦下降,其他行業都紛紛裁員,那時候全港出現過剩的勞動力、失業率上升,又關人口問題事嗎?



好過做AO,又如何?

建造業是其中一個面對人手欠缺最嚴峻的行業,日薪加了又加,每次起碼都有雙位數升幅,好可能是全港加薪加得最快最多的行業,但可惜的是,入行人數始終一直偏低,不足以供應近年來大型機建所需的人手。有業內人士表示,現時建造業工人已欠人手已達10,000人,香港建造商會會長何安誠說,現時建造業工人有一成人手超過60歲,如果以現時建造業工人約為30萬,即大約有3萬名工人已達順耳之年。他更表示,1997年的時候,1,000名工人能做到7億8,000萬元的工程,現在因為工人年齡老化、新入行的又欠缺經驗,只做到6億至6億5,000萬元工程。因為建造業人手日益短缺,唯有加薪「懇求」年輕人入行,他說:「現在做一個釘板工人,都好過做一個AO(政務主任,起薪點43,120元),日薪2,500至3,000多元。(以日薪2,500元計算,每月工作24日,月入60,000元)」


雖然現時「十大基建」密鑼緊鼓,沙中?、南港島?、港珠澳大橋等,衍生龐大工人人手需求,且為承辦商帶來豐厚利潤,但縱使建設可能因為人手不足而延工,何安誠強調最好的解決方法並非輸入外勞,他說:「最希望不要說輸入外勞,我們商會最想做的,是盡我們所能招聘得到本地的勞工。」他又認為,如果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建造業,他們會在工作上不斷累積經驗,將來人手供需就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工人亦能從中累積經驗與技術。


縱使「自給自足」是商會認為最理想的第一步,但事實上現時本地工人人手供應確實不足,為解燃眉之急,也同時考慮第二步,即是輸入更多外勞。如前文所述,輸入外來建造業工人,都是透過「補充勞工計劃」執行,但由於申請過程嚴謹,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機會同時,亦使過程欠缺效率,何安誠說:「問題是申請時間太冗長,可能要年半的時間才得到審批。」他說,今日工程因為人手不足向計畫申請,有關方面給予招聘外勞配額時,工種所需的人手需求已經過期了,他說:「杯水車薪,幫不到行業。」他重申,找廉價勞工絕對不是商會的看法,商會想做的,是如何優化「補充勞工計劃」,並將申請時間縮短,以解建造業的燃眉之急。


飲食業人手淪陷

另一個人手嚴重不足的行業是飲食業。當中洗碗工的薪金是除了建造業工人的工資外,大眾最關注其工資的工種。由月薪11,000元到18,000元;由洗碗工場代替餐廳洗碗工,到最近有連鎖茶餐廳以每月48,000元外判包月洗碗工作,加薪一直是飲食業出於無奈的下下策。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陳首銘表示,業界人手荒問題嚴重,粗略估計下欠缺人手達20,000人,不少食肆已經以媲美大學畢業生的過萬月薪來聘請俗稱「下四門」,即洗碗、清潔、樓面雜工及傳菜這4個工種。陳首銘表示,業界正在面對人工高、租金高、食材價格高的「三高問題」,預計今年食物會加價1%至2%,聯會並建議政府考慮讓飲食業部分工種輸入外勞。



搏R輸入外勞

然而,飲食業不停加薪仍然請不夠人,特別是洗碗工人,很容易便導向至人手供應不足為原因,忽略了把固有洗碗工工資提升不少的最低工資作用。以最低工資時薪30元計算,洗碗工一日做足12小時,一星期放一天假,一星期做足26日,月薪達9,360元,本已接近10,000元,況且不少行業基層工種時薪早已超過30元,換言之,洗碗工月入過萬,本已經是合情合理的事,加上洗碗工作真的辛苦,飲食業真的有需要在洗碗工的薪金上大造文章嗎?


工聯會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郭宏興就質疑飲食界充斥「假高薪」現象,他指該連鎖茶餐廳以48,000元包月招聘洗碗工,看似薪金很高,但按實況和客流量來計算,其實需要6名人手,以每周工作6天計算,最後每日每人工資只達263.01元,計起來時薪只有26.3元(每天工作10小時),比最低工資還要低。他承認業界傳菜和洗碗工人手是緊絀,但認為整體勞工市場仍未飽和,他質疑:「如果真的不夠人手,酒樓不會開完一間又一間。」


另外,該工會過去半年收到30宗投訴,指出有飲食集團進行招聘,於是該工會組織「飲食見工隊」,到張貼招聘告示的連銷餐廳應徵,但最後6個人見7份工,只有1份工成功獲聘,大部分「隊員」得到的回覆是人手已夠,不需請人。雖然立法會飲食界議員張宇人其後在《星島日報》撰文斥責:「單單以個別應徵失敗的例子,就說飲食業沒有人手短缺,這樣的立論簡直荒天下之大謬!」但工聯會常務理事葉偉明對本雜誌表示,懷疑有飲食集團以假招聘來製造無論如何也請不夠人的假象,「搏R」輸入外勞。


建造業人手需求大起大跌

不像飲食業,每個市民都要食,可以食便直一點、少一點,但不會不食,所以飲食業整體很難出現大上大落,相反,建造業會因工程多少而使人手需求大起大跌。現時建造業人手不足情況,最直接的原因是工程量大增,主要是「十大基建」,當「十大基建」過後,建造業無可避免會出現衰退,「我們最怕就是7個豐年、7個荒年。」葉偉明說:「建造業人手不是真的短缺,而是工程過分集中。」就算「十大基建」過後政府仍然保持一定的工程量,先不說基建會否變成大白象,工程量比較今日很大可能出現明顯的跌幅,今日加薪,就像1997年一樣,成為減薪的伏?,工人開工日數亦不夠養妻活兒。不過,不可忽略的問題是入行建造業的年輕人確實不多,工人經驗、質與量日益青黃不接。


無聲無息搶飯碗

就算事實本港勞動力真的不足,放?輸入外勞時亦如政府所說,「在不損害本地工人利益下」進行,並優化「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外勞的時間、人數更具彈性,葉偉明還是擔心,他說:「僱主一定會短視。如果政府都開綠燈,僱主在爭取最大利潤的情況下,怎會花錢在培訓本地工人上面呢?」


當輸入外勞成為紓緩人手不足的有效手段,外勞合約完結,而本地勞動力供應又足以應付需求的時候,大部分僱主亦願意招聘本地勞工。這樣來看,外勞政策是人手不足的安全筏,可說是因應就業市場與經濟環境而合情合理地「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來輸入外勞,但就是因為這樣,僱主不會再考慮其他方法提升本地工人勞動力的生產效率,而視外勞為提升整體生產的方法,慢慢有機會演變成某些工種是「專為」外勞而設的心態。而且在某一段時間內,某些工種被外勞負責,導致本地工人失去對該工種的經驗與技術。外勞來工作,不是教書,今日外勞來港工作,賺取經驗和技術,離港時「不留下一片雲彩」,這就是本地工人的損失。當工程再度來臨,本地工人缺乏經驗與技術,就會造成惡性循環,再度聘用幾年前的外勞,本地工人失去角色。所以「在不損害本地工人利益下」輸入外勞的先設條件就算真的做到天衣無縫,外勞政策長遠來說還是會損害本地工人利益,無聲無息地搶了本地工人飯碗。


因此,雖然現時失業率只有3.3%,接近全民就業,政府和各界最好還是先想辦法如何釋放剩餘的勞動力,以及提升行業本身的生產能力和效率,正如葉偉明所說:「如果政府用盡所有方法,才向我說要輸入(外勞),我心甘命底。」

相關: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