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解碼

從《玩轉腦朋友2》 看兒童焦慮症(三)

上一期文章講解焦慮症的成因,今期講解不同焦慮症的症狀。兒童的焦慮症狀跟成人的有點不同,礙於年幼兒童的表達能力有限,很多時候,他們的焦慮症狀會反映在身體和行為表現,如經常出現沒有原因的身體不適,包括頭痛、肚痛、睡眠質素差、心神恍惚、拒絕上學或過份依賴等。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症包活以下幾類,而每一類的症狀也很獨特:

 

分離焦慮症:這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焦慮症,主要症狀為害怕與父母或照顧者分離,兒童會經常擔心失去父母或照顧者,或擔心他們會遭遇不測而導致永久分開,因害怕分離而堅持與父母或照顧者形影不離,難以獨自留在熟悉的地方。

 

廣泛焦慮症:患有廣泛性焦慮症的兒童對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有過多和不受控制的擔憂。例如:他們會對學業成績、將來出路、朋輩關係、家人健康、甚至可能發生的意外和災難產生憂慮。他們亦可能會經常表現緊張不安、對很多事情反應過敏、容易發脾氣、難以集中精神或有身體方面的症狀,如睡眠問題、肌肉緊張、頭痛、腹痛等。

 

特殊恐懼症:患有特殊恐懼症的兒童對某些物件或情境,如動物、昆蟲、打針、血、站在高處、黑暗環境等,會產生過分的恐懼。

 

社交焦慮症:患有社交焦慮症的兒童害怕面對陌生人及社交場合,當需要接觸陌生人時,會顯得緊張、害羞、或過度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因過分憂慮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逃避社交場合,自尊心亦較低。當需要在群眾中表現自己,如在台上表演、在課堂上答問題、在乘搭小巴時開聲呼叫下車等,他們會顯得非常緊張,可能有沉默、冒汗、臉紅、肌肉繃緊或大哭等症狀。

 

選擇性緘默症:多達2%的兒童患有選擇性緘默症,通常剛開始上學時出現。兒童會持續在某些社交場合(如學校或社交聚會)不說話,但在他們認為安全的情況下,通常是在家或面對父母,他們就能正常地用語言溝通。原因是他們對說話特別擔心,尤其當面對陌生人時。當他們迫不得已要表達自己時,會顯得退縮、面紅耳赤、低頭、不敢直視別人、只用手勢表達自己或低聲耳語,有些更會忍不住放聲大哭。

 

若果兒童的性格較為容易緊張、焦慮、不善溝通、自我要求高,他們長大後患上焦慮症的機會較大。所以,家長要多留意子女一些細微的行為或身體症狀,如察覺兒童的焦慮情緒影響日常生活,便要及早尋求專業心理介入。

 

電郵:info@wellness-psy.com

 

趙思雅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現任思健心理諮詢中心總監、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會員及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前榮譽秘書

立即發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