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本地升學出路
高中老師學與教
334學生知多D
新學制家長小百科
 
DSE

港大膺大贏家攬五狀元

08 Aug 2017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大學今年攬五名中學文憑試「狀元」和十五名「榜眼」成大贏家,昨罕有地召開記者會,讓包括四名「狀元」在內的六名尖子分享喜訊。

  其中考獲五科5**的「探花」羅梓豐,一早已立志做醫生,中五時曾患白血病,休學一年多後重讀中五,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力追學業進度,今康復並獲港大醫科取錄,坦言患病經歷增加自己成為醫生的決心。

  來自皇仁書院的羅梓豐,因對理科感興趣而一早立志成為醫生,一四年五月時,當時就讀中五的他確診白血病,隨即要休學治療,逾一年期間多次出入醫院接受化療,之後病情穩定進入維持期,在一五年重讀中五。

  「我在病房時目睹過很多病童很辛苦,也親身感受過患病的不適,想到自己若有能力和興趣,做醫生可幫人減輕痛楚。」羅梓豐坦言,患病經歷令他有更大決心成為一個好醫生,所以重返校園後,一邊接受復康治療,一邊力追學業進度,最終康復,並於文憑試考獲佳績,如願獲港大醫科取錄。

  到場的還有四名「狀元」,除梁冠康入讀牙醫學士課程外,施奕昕、蔡維澤及鄧惠慈均入讀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三人不約而同指,選擇港大最主要原因是醫科三年級設「增潤年」,以及採「解難為本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模式教學。

  其中鄧惠慈認為,PBL讓學生根據教授給予的病例自行研究,比起由教授亦步亦趨教病理,這種無邊無際、自行探索答案的方式更適合自己。

  她又稱自己曾認為醫生責任太大,但之後發現現實中有能力的人不多,「我開始反思,既然自己有能力,為何不將自己學識運用在幫助病人上。」五名狀元唯一選擇入讀牙科而非醫科的梁冠康,則坦言因受從醫的姐姐影響,覺得牙醫較醫生容易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至於選讀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課程的「榜眼」鄺慶添,稱對通脹、生產力等經濟議題感興趣,一直希望深入了解。

  中學時他曾憑針對「香港腳」設計的防臭皮鞋,獲科展計畫書設計比賽獲冠軍,激發他對創科的熱誠,冀將來能從事可助改善人們生活的工作。
新學制學生多元出路
大學聯招時間表
星島新聞集團 星島日報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