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實踐戶外探索生態 馬昀祺推動環境教育

實踐戶外探索生態 馬昀祺推動環境教育

  • 13 Sep 2024
馬昀祺曾跟隨教授到非洲、坦桑尼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等地考察,看動物大遷徙,不但讓他感到十分震撼,更令他深刻體會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馬昀祺曾跟隨教授到非洲、坦桑尼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等地考察,看動物大遷徙,不但讓他感到十分震撼,更令他深刻體會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馬昀祺曾跟隨教授到非洲、坦桑尼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等地考察,看動物大遷徙,不但讓他感到十分震撼,更令他深刻體會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馬昀祺和幾位同學於2016年成立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以推動及融合香港本地生態研究和環境教育。
馬昀祺曾跟隨教授到非洲、坦桑尼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等地考察,看動物大遷徙,不但讓他感到十分震撼,更令他深刻體會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鼓勵小朋友以五感探索環境,深信通過在戶外親身了解及感受,提升對大自然的興趣。

一隻隻蝴蝶在空中飛舞,象徵春天的來臨;聽到雀鳥叫聲,代表一天的開始。大自然賦予人類賴以維生的基礎。大自然的一事一物,奇妙得令人讚歎,開啟了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的眼界,更培養了他對生態環境和各種動植物抱以欣賞之情。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和實地體驗,他冀盼人們能夠打開心扉,多觀察、多感受,其實大自然有很多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

 

馬昀祺在成長過程中與大自然的接觸不多,卻在小小年紀開始茹素。「那時的我只是不想有動物因我而死,才有這樣的決定。」中五會考的暑假,他報讀了一級山藝課程,那是他通過遠足真正開始接觸大自然,「我才發現香港的風景是這樣美。」

 

他的升學路並非一帆風順,會考後到第二所中學繼續高中課程,高考後成績不足以升讀大學,便修讀了副學士。「幸好最後成績達標可以入讀香港大學。」當時在眾多科目中,唯一吸引他的是生態及生物多樣性,「這才是我真正認識生態環境的開始。」

 

受博士啟發 體驗式學習

三年大學生活裏,馬昀祺與同儕間、師兄師姐,甚至老師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亦深受同學和老師影響。「我們經常在香港郊野上山下海研習,在相處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他們對生態環境的熱情,也深受他們的影響,希望自己能一同為大自然出一分力。」他特別感謝在研習的路上遇到侯智恒博士,不但付出私人時間帶他們研習植物及雀鳥,更會邀請畢業的師兄師姐來擔任導師,「為的是讓我們對生物多樣性和自然保育有更深入的認識。」

 

完成學士課程後,馬昀祺獲侯博士邀請加入研究團隊擔任研究助理,協助進行森林生態研究,期間他選擇以研究型碩士繼續學習,一年後再報讀博士課程。「侯博士參與其中一項研究『全球森林觀測站計』(ForestGEO),於香港大埔滘自然保護區建立了一個二十公頃的長期森林觀測站,我是那項研究其中一位研究員。」

 

侯博士致力開發體驗式學習,啟發了他積極推動環境教育。「我曾跟隨侯博士到非洲、坦桑尼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等地考察,看動物大遷徙,不但讓我感到十分震撼,更令我深刻體會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他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及愛護大自然,透過推動戶外環境教育,提高對大自然的認知、增加對大自然的認識、改變人對大自然的態度、掌握技巧及行為改變。「由認識環境(educ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直到行為改變(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必須在環境中學習(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通過親身接觸、了解及感受,讓人與大自然生態聯繫起來,才能有機會帶來改變。」

 

創立協會8年

多元化形式推廣

馬昀祺以五年時間完成了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研究「高成效戶外環境教育模型」,其核心教育理念在於推動情理兼備的戶外環境教育法,並以四大面向,推動本港環境教育:

 

1.戶外環教於正規課程主流化;

2.環教人才培訓及專業化;

3.環教研究恒常化;

4.加強本地環教交流及團結力量。

 

「我們會到不同院校進行教育活動及專業教師培訓,或以桌上遊戲、定向遊戲等形式,讓大眾認識生物及生態概念。」

 

取得博士學位後,他曾想過到非牟利機構工作,「在侯博士的鼓勵下,我和幾位同學於2016年成立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OWLHK),以推動及融合香港本地生態研究和環境教育。」他回想協會成立初期,正是資源最匱乏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是『零蚊起家』,需要以兼職維持生計,甚或仍有全職工作的,要完成日常工作再來處理協會的事務。」後來,協會申請了政府資助,終能聘請一名員工。「感恩協會成立至今八年,直到現時已有十七名全職員工。」

 

在推廣的過程中,雖面對不同的困難和挑戰,但馬昀祺回顧這八年來,仍有很多值得感恩和難忘的事。「協會提倡以多元、互動及高成效的戶外教育法實踐環境教育,我們舉辦了不同形式及規模大小的活動,每次看到參加者的回應,都在肯定我們所做的事、朝着正確的方向進行。」

 

除了提高大眾對大自然生態的認識,也要積極培養更多年輕一代,因此協會開辦實習生計劃,有些實習生在畢業後再次加入,並成為協會的一份子。「我很開心亦感恩自己有能力可以見證他們的成長,並讓他們有機會發揮所長。」

 

與環教團隊深入交流

為讓同事更深入了解環境教育,協會每年都會舉辦海外交流,以推動團隊專業發展。疫情前,他們到台灣進行考察,今年則到馬來西亞檳城與當地舉辦環境教育的機構交流。「我常常覺得多了解其他地方環境教育的水平,學習他人的長處,可以肯定協會籌劃活動的水平。」

 

馬昀祺持續以四大面向推動本港環境教育,並即將於9月開始進行一個有關「香港學童自然連結感研究」,「英國有研究指,每五名學童中,有四名與大自然失去聯繫。我想與本港小學生及小學教師進行研究調查,並以此數據作為推動一系列倡議及宣傳活動的佐證。」

 

香港雖是一個小城市,卻蘊藏豐富的自然生態,他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大自然。「越多與大自然接觸、了解過各種自然生態,越發覺得大自然擁有很多奇妙之處。」人的生活不能與大自然分割,對他來說,大自然卻是十分重要。「大自然讓我找到真正的自己,大自然讓我學懂謙卑、學懂感恩,大自然讓教會我真誠做人。」

 

「只要我們願意打開五官去感受,其實大自然有很多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



相關: 生態, 環境教育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