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建造業近年人手短缺情況嚴重,工程師也極度不足。有行內人表示,過去三四年間,政府審批工程速度緩慢,沒有工程上馬,大批工程師不是被裁,就是自行轉行和加入政府。如今港珠澳大橋、沙中綫、高鐵等工程來到完成階段,工程師卻走得七七八八,各公司不得不加薪百分之十五至二十挖人救亡。有工程界人士更指,近年發展商積極調配人手到內地起酒店、商場,本港工程師隨之出走,導致人才進一步流失,擔心未來本港再推大型工程時,會因缺人致延遲完工,扯高工程造價。
立法會近年拉布情況嚴重,政府近日更決定先通過其中七十一個涉及民生及經濟發展的項目,預計當中大部分能在七月休會前通過。不過,工程界坦言,過去幾年間,行內市況不景,大承建商裁走大批工程師,工程師亦心淡出走,到目前基建快將落成時,行內才發現已經出現缺人情況。
轉投發展商北上搵銀
香港機電工程商協會會長潘樂祺表示,自立法會審批工程項目緩慢以來,工程界已經出現斷層,「如果可以循序漸進審批項目,公司維持請人數目,不會有問題。」他解釋,推行基建項目時,先要由木土工程師擔任前期和中期的工程工作,到中後段則由機電工程師安裝各個機電系統,惟早一兩年前,各大承建商有鑑於工程不足,裁走了不少工程師,至今多個基建即將落成,木土工程師雖然未見不足,但各公司卻欠缺機電工程師工作,「公司不夠工作,自然要調整人手,但到要人用時又無人。」
承建商裁員,發展商卻密密請人北上。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直指,在工程量不足的這幾年,承建商大手裁員,工程師見工作不穩定,亦率先轉為發展商工作,到承建商要人時,卻發現找不到人,「去了發展商工作的工程師,不會再跳入生意不穩定的承建商工作。」他稱近幾年發展商認為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內地大城市推酒店、商場等項目利潤可觀,會安排本港工程師北上工作,然後再在市場補請在港工作人手,「內地的樓愈來愈豪華,香港派到內地的人手也愈來愈多。」
機電工程師轉行地產金融
香港建築業承建商聯會副會長吳彩華補充,三四年前本港推出多項工務工程,惟現時工程陸續完工,大承建商只能裁員以節流,亦無法補充「新血」。他預計行內青黃不接情況將在未來幾年間浮現,「工程師無可能等幾年無工開,一定轉行。」
有人被裁,同時也有人離職。香港建造商會行政總裁謝子華說,港珠澳大橋、沙中綫、高鐵等多個大型工程項目即將啟用,需要大批機電工程師負責安裝電燈、電表、電梯等,惟過去三至四年間,新一批工程師認定工程項目審批緩慢,薪金遲遲未見調升,故做一兩年後便轉行至金融、地產經紀等行業,也會轉任政府職位,「愈來愈多年輕工程師轉職,以後有工程都無人做。」
部分中小型承建商為了工序更流暢,也會長期聘請工程師,惟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簽署人協會主席黃永華說,過去幾年間,本港推出的工程項目逐年減少,公司只能大力「減磅」,工程師成為開刀對象,「一個工程師月薪要四五萬元,一年便要五六十萬元,公司轉用顧問工程公司算了。」
資深工程師料缺6%
他直說,工程業界過去幾年前景難料,愈來愈多在私人市場工作的工程師,轉投政府工懷抱,「有穩定收入好過搵朝唔得晚。」他指行內過去幾年流失量大,擔心將來即使新工程可以上馬,在缺少人手下,仍無法如期完工,工程造價未來亦會因而愈扯愈高。
工程師學會會長陳國璋稱,工程界目前最缺資深工程師,保守估計缺百分之五至六,預計在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下,多個項目未來會上馬,行內搶人情況會愈來愈嚴重,「好多承建商現在已經到處找人。」
他表示,本港目前建三跑等大工程中,需要很多工程師工作,行內也陸續出現挖角,「工程師無加薪百分之十五至二十都不會轉工。」他坦言為求留住人手,顧問工程公司及承建商唯有加薪留人,「會加重各公司的營運成本,大家要諗計開源節流,或者請新人頂住先。」
副學士生寧進修 助理也難請
不止是工程師,工程師副手也一樣難請。潘樂祺說,取得副學士、高級文憑等學歷者,會先在行內擔任工程助理和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惟近年工程減少,學生想待「靜巿」過去,加上本港經濟好轉,愈來愈多家長希望子女繼續讀書,故愈來愈多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生,畢業後繼續進修相關學科。他指缺少這些學生後,行內請工程助理和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也有難度,「以前隨時都能請到人,現在找兩個月都未必有,要在學生暑假實習時先請定。」
他又說,近年副手難請,但過兩年後,取得工程相關學科學位的畢業生增多,或導致行內人手過剩,「現在不夠人,到兩年後又可能人才供應過剩。」
建築新技術湧現 加速汰弱留強
工程界表示,使用BIM(建築信息模型)、「組裝合成」建築法、機械人等已經成為行內趨勢,惟新技術在過去幾年間推得太急,估計市場未來會汰弱留強。
工程師學會會長陳國璋表示,使用BIM技術、「組裝合成」建築法和機械人,能夠提高行內工作效率,並減低工業傷亡數字,「大公司已經開始做。」他認為發展新技術是行內大趨勢,不少工程師已急急提升自己能力,行內過往認知不深的BIM技術,自今年開始,所有政府工程都要應用後,已經有三成人馬上掌握該技術,「將來全行都要用新技術,餘下不懂用的就不能生存。」
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聯會會長陳國雄坦言,行內新技術愈來愈多,而且都在這幾年間湧現,變得甚急,「年紀較大的一群,要重新學過新事物,好難做。」他又指中小型工程公司缺乏資源,已經面對轉型困難,「市場自然會淘汰轉不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