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本地 海外 升學無障礙 專家分析 入讀國際學校 + 負笈海外策略
身家夠使 20x10年!雷鼎鳴
老黃忠化身「狗仔隊」 堅守有機農產關口
「一人一機」上堂 經濟達人教「摘星」
畫沙畫 訓練手肌加創意
北海道踏雪尋湖 阿寒摩周國立公園
九十後開書店 談生論死
公共藝術體驗 H Queen's 場域特定 空間無限
職場升呢 - 人工智能 優化客戶服務
智富增值 - 資產配置很重要
職場Q&A - 女性投身工料測量界 日漸普遍 成就事業發展
個性全面睇 - 醫生可以在工作時哭嗎?
免費英語工作坊 幫助DSE考生 提升會話能力
早定目標立即行動 向理財遺憾說不!
書評
作育“英”才 — 考進名牌大學之秘訣
寄宿英倫約克 通往貴族之路
不一樣的監護人服務
加拿大高中 大學基礎課程 以校內成績躋身知名學府
推介課程總覽



碩士 More
Master of Science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CityU - 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Master of Science Programme in Computer Science
香港中文大學

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for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s
香港浸會大學

學士 More
Fire Engineering Programmes (Part-time)
CityU - School of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UK Top-up Drgree Programmes
Centr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ong Kong Colleg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免費英語工作坊
英國新特蘭大學香港分校

其他 More
Overseas Studies Handbook
Dadi Overseas Studies Service Centre

PMP & PMI-ACP 免費模擬課堂
Informatics

花藝興趣消閒及創業進修課程
香港插花藝術學院

海外升學 More
Cardiff Sixth Form College / Queen Ethelburga's Collegiate / Oxford International College
Global Education Group

EF海外升學出路展
International Language Campuses

Intensive English + A level Courses Admission
Icon Education

上屆政府於2016年《施政報告》宣布新農業政策,提出設立農業園及成立五億元的「農業持續發展基金」等措施。研究有機耕種逾二十載的黃煥忠,談到相關政策總有笑意,只因農業政策得來不易,尤其本地農業佔GDP不足百分之零點一,以往多年未受重視。

農業園擔當示範角色
黃煥忠認為,農業園可擔當示範角色,定位跟種植食糧的內地農地不同,而是應設最先進的農耕技術,為農民提供現代化技術支援,改善出產質素,「香港擱置此事多年,別人走得比我們快,幸好現在重拾亦未算太遲。」他相信只要政府劃出農業優先區,農夫看到清晰農業政策便能安心發展農場。

本港農業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式微,自此難跟內地的廉價農產競爭。黃煥忠表示,綠田園基金於千禧年已有十多年推廣有機耕種的經驗,惟進展非常緩慢,市民對有機農產的認識不多,連大型超市的認知度也低,當時的低谷驅使他跟綠田園基金攜手,於2002年向蔬
菜統營處申請農業發展基金,成立香港有機資源中心(ORC),「若無政府的資源投入,單靠民間機構的效能很低,我們需有更大助力。」

港有機農夫比例冠全球
香港的農業革命,可追溯至有機資源中心為本港建立的有機標準及認證系統。黃煥忠憶述,早年綠田園基金創辦人周兆祥很難游說農民放棄傳統耕種模式,原因跟市場未為機農業設下定義有關,認證系統讓公眾較易理解有機及傳統耕種的分別,以至前者可賣貴三倍。此後有機農業發展理想,短短四五年已有逾二十家農場取得認證,目前數量更達一百五十家,與此同時,ORC舉辦的全城有機日,參加人數亦不斷遞增。

有項香港農業數字常令黃煥忠倍感驕傲,「香港有機農夫對傳統農夫的比例為全球最高,我在國際會議分享此數據時,許多人都感到驚訝。」他不介意農夫為利潤而轉營,但絕不容忍農夫無視規定下農藥、混雜非有機菜及外購產品充當自家出產,企圖以非有機農產品魚目混珠,若證實有違規個案,ORC即吊銷該農場的牌照,「曾有人講粗口罵我們,但我們作為認證機構必須守住標準,否則消費者蒙受損失,亦破壞了我們的系統。」

本地農業有助守護食安
原本認證機構只充當獨立角色,但黃煥忠為守住本地有機農產的關口,數年前開始跟職員化身「狗仔隊」,偵查不符銷售數據的違規個案,「扮客人去買菜,發現有零售商用我們的證書賣非有機菜,同事親自找破綻再向海關投訴,可惜有時辛苦一輪都告不入。」

作為生物系學者,黃煥忠看似跟農業沒有太大關係,惟因他專門研究有機廢棄物,故跟土地結上密不可分的緣分,最初他只為保育農地,不忍見愈來愈多農地被破壞成棕地,但多年間深入農業,他更覺本地農業的價值不止抗衡城市發展,同時亦有守護食物安全、提升糧食自給率,以至聯絡城市人與泥土等功能。

「除非農夫造假,否則無化肥、農藥的有機農產必定安全無污染。」黃煥忠續說,港人必須正視內地食安問題,尤其本地市場依賴內地菜,鮮有有機農產入口,故須有適當的自給率,以免出現類似近日內地發生豬瘟,本港無豬食的困局,「本地菜的自給率只得百分之一點八,反觀大城市如上海都有超過三成,新加坡亦有百分之八至十二,哪怕我們的自給率較低,至少可否升到百分之四?」

年屆六十的黃煥忠,不敢輕易放下其農業研究,既因他以此為興趣,更因行內的研究或學者都不多,「我最近為有機農夫研究專屬其土壤的配方肥,農業研究有時就是『太落地』,檔次低很難出文章,反正我快退休,且另有論文所以沒所謂,但其他年輕教授就不敢做。」惟本港若要推動新農業政策,必須有農業人才針對本地農田進行研究,始能真正為農夫解難。

港欠農業研究專家
為使農業走向專業化,黃煥忠去年做出兩項驚人之舉,先於退休前撰寫計畫書,申請數千萬元成立本港首個生物資源與農業研究所,並招攬泥土、營養及防治病蟲等範疇的專家加入,其後他再向教資會申請撥款設立生物資源與農業科學課程,成功突圍爭得十五個學額,兩項成果均教他喜出望外。

「人人都問我香港有可能搞得起農業嗎?在港建立農業非主流選項,但我們的社會不能只有主流,有價值的事物就該支持到底,我相信時機已到,有資源更有政策配合,現在不做還要等到幾時?」黃煥忠說,本港農業發展進程,五年後自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