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網課成教學新常態 校長:電子學習有改進空間
新冠肺炎疫情近日嚴峻,教育局昨公布所有學校繼續暫停面授課堂,直至下月十日。過去一年,教育界已積極推行電子教學,作為應對疫情的「新常態」,通過網上平台進行網課「停課不停學」。有中小學校長認為,無論疫情是否持續,電子學習勢在未來扮演重要角色,惟在教學法及技術層面均有改進空間。(三之二)
新冠疫情持續一年,本港在年初開始錄得確診個案,當局一月底宣布延長中小學農曆年假期,正式拉開停課序幕,至五月底始分階段復課。然而疫情反覆不定,七月陸續有學生確診,部分學校即時停課,全港中小學亦在七月十三日起暫停面授課堂。暑假後疫情稍緩,中小學在九月底第二次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但隨第四波社區爆發來襲,當局遂於本月初再停面授課堂,直至學校聖誕節假期。不過,昨日教育局最新公布,會繼續暫停面授課堂直至下月十日。
電子學習雖非新鮮事,但疫前未見普及,亦非所有年級學生參與,然而一場新冠疫情,促使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快速轉型,紛紛添置電子設備,教師學習使用網上直播平台授課,學生亦習慣虛擬形式交功課與上課。同時,基層學生礙於經濟困難,數碼鴻溝問題浮現,當局與社福機構資助電子設備、WiFi蛋及流動數據卡等資源下,總算大致解決。
回顧一年的「網課」,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校長劉振鴻坦言,「做網課不難,但很難做得好」,建議老師再鑽研教學法,加入互動及趣味元素,讓學生更投入課堂,促進他們吸收知識,「譬如我曾與老師到遺棄動物中心做直播,即場用英文介紹各種動物。」他認為即使疫情消退後,電子與實體教學亦能互補長短,學生自主學習,「未來的學生可先從網上了解基礎知識,返校才做高階練習。」
除了教學法,電子教學亦涉及技術層面,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馮耀章稱,常用的網課直播平台多屬內地及海外公司,若本地學校遇到技術問題,難以與他們溝通。「其實本港亦有同類平台,可以更直接、方便地反映意見,滿足本港學校需要。」他認為未來應推動教育科技,提升電子學習的效率及質素。
疫情難以捉摸,難言明年會否繼續停課,劉振鴻與馮耀章均認同,電子學習在未來將扮演重要角色。至於颱風訊號懸掛時,應否繼續進行網課,他們均覺得不必強求,因師生在家亦忙於防風措施,不便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