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師異軍突起 療瘉都市心靈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預留每年四億七千萬元的經常性開支,將「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計畫」常規化,安排言語治療師等人員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及早介入的到校康復服務,引起社會對相關治療師人手需求的關注。除言語治療師,香港亦有不少另類治療師,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及園藝治療師等。他們結合專業及跨學科知識,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及其他有需要人士提供個人化治療服務,紓緩身心健康問題。今期《JobMaket》走訪多家治療中心,以了解上述四大治療師行業的發展現況及人手需求。
言語治療師 須具備耐性及靈活性
香港社區言語治療中心言語治療師主管高展鵬指,言語治療服務主要分為三大範疇,包括咬字發音、語言運用及吞嚥能力。言語治療服務對象廣泛,包括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各類有溝通與吞嚥困難的病人。該中心主要服務對象為兒童。高展鵬表示,不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面對言語遲緩問題,「三歲小孩可以用短句表達需要,如『我要波』、『我要食飯』,言語遲緩的學童卻只會說『波波』、『畀畀』等疊字。我們會透過遊戲及不同的環境設定,教導他們以更多詞彙及複雜的句式表達自己,改善溝通能力。又如自閉症及智障學童的口部機能較差,則會為其進行吹氣訓練及使用口肌訓練工具,以改善其語言發展及進食問題。」
香港言聽中心言語治療師及輔導員鄭潔雯(Natalie)指,成為言語治療師首要有耐性,「患者大部分有溝通困難,特別是長者及小童的康復過程較漫長,須耐心了解他們的需要及特性。」第二是須具備靈活性,「這行沒有『Golden rule』,我們要觀察患者的變化及進度,不斷調整計畫與目標。」此外,治療師須持續進修,以獲取使用新技術及訓練方式的認證。Natalie 表示,「例如中心新設電療機,言語治療師須學習如何操作機器,利用微電流刺激吞嚥障礙患者的肌肉,以改善其喉嚨肌肉功能。」
香港現時約有六百名言語治療師,市場對言語治療師非常渴求,高展鵬指,「言語治療畢業生基本上是100%就業率,起薪點約三萬二千元。」言語治療師出路廣闊,除公、私營醫院,學校、護老院、訓練中心、非牟利機構等均需要相關人手。要成為言語治療師,可修讀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學士學位課程,或教育大學及理工大學言語治療碩士課程。香港未有言語治療師註冊制度,目前由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確認有關資歷。
借創作發掘自我 助社工進行輔導
近年藝術治療開始為人熟悉,香港藝術治療師協會主席唐明敏(Sarah)表示,藝術治療是一種借助藝術創作來抒發內心情感,從而解決心理問題的治療方法。「治療師的職責是,引導受助者發揮其創作潛能及自瘉能力;切忌以個人主觀想法去理解受助者的作品,以免妨礙受助者發掘自我。」她指,藝術治療在港仍處於起步階段,該會現時約有二十名註冊藝術治療師。
心.啟.晴專業輔導學院心理治療師李偉堂(Ernest)指,心理治療主要以言語為溝通媒介,但有局限,「下次見面時未必能記得所有談話內容或得着。」故藝術等非言語表達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讓治療師了解受助者的心理活動。「舉例來說,有人為了是否轉工而感覺矛盾。我便讓他假設有兩個人在爭拗,並把他們畫出來。結果那人把代表不轉工的人畫得更漂亮,顯然他心底?是傾向不想轉工。」藝術也可以把問題外化,讓治療師和受助者把焦點集中於問題本身。「曾有一位小學生對我說,她每次站在人前時都說不出話來。我便問她,『如果喉嚨?有東西讓你不能說話,那會是甚麼?把它畫出來。』結果她畫了一隻寄居蟹。於是我引導她思考如何讓寄居蟹離開喉嚨。」Ernest說,整個治療過程不但有趣,更讓小女孩頓感輕鬆,覺得問題在寄居蟹身上。
據了解,心.啟.晴專業輔導學院推出各種與應用創作及藝術治療相關的課程,吸引不少社工、老師,甚至家長報讀。「社工本身有一定程度的輔導背景,學了藝術治療後,變相多了一個輔導工具。」
Ernest說,現時香港並無藝術治療師註冊制度,有意入行者須前往外地修讀相關的學士或碩士課程。「由於攻讀藝術治療需時甚久,不少有意轉行但自覺沒有藝術細胞,擔心難以在這一行發展的人,都會選擇修讀本學院的課程,以便更多了解有關藝術治療的理論和技能,再前往外地升學。」Sarah則指,要成為藝術治療師,除擁有學士學位外,亦要具備心理學知識。「加拿大甚至會把相關領域的義工時數或工作經驗列入考量,例如電話熱綫工作。」
受競爭法規限,Sarah不便透露藝術治療師的薪酬情況,但她引述英國藝術治療師協會的數字指,「藝術治療師的年薪可多達三十至六十萬港元,按經驗而定。」
投入音樂世界 改善非言語表達能力
身兼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輔導員的香港音樂治療協會主席林麗青(Jenny)表示,音樂治療是指透過音樂來達成治療目的。「過程中,治療師、受助者和治療關係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音樂與人息息相關,其旋律、節奏、音色對人的身心更具有調節作用,小至未出世的胎兒,大至老人、臨終者,都可以用到音樂治療服務。「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幼童為例,只要治療師善用音樂結構、節奏來設計活動,便可吸引他們投入音樂,藉此平復其情緒,甚至達到改善其認知能力、社交能力、專注力及其他非言語表達能力等的目的。」 Jenny 指,香港現有六十所特殊學校,再加上在融合教育政策下,愈來愈多學校開始關注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對相關治療服務的需求很大。
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溫美梨(Bettina)於 2014 年成立Healing Voices,專門為具特殊學習需要、面對家庭問題或有心理需要的兒童提供音樂治療。「我從小就有學彈鋼琴,大學時主修心理學,鋼琴老師便提議我畢業後攻讀音樂治療。」她不諱言,其學業成績自小並不突出,幸好學了音樂,使她能重建自我價值,故推己及人,「很想透過音樂去幫助人成長,或抒發心情。」對音樂治療師來說,音樂是一個用來拉近與受助者關係的工具,演奏技巧是否出色倒是其次。Bettina 說,「但一般入學要求是,須擅長演奏一種樂器(八級或以上程度);並須懂得彈奏結他或 Ukulele,能夠在音樂治療過程中隨時彈唱。」現時 Healing Voices 共有四名音樂治療師,「時薪可達七百至一千多元,視乎經驗及資歷而定。」
香港並無音樂治療師註冊制度,而在港執業的音樂治療師,主要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或澳洲註冊。「有意成為註冊治療師,必須具備相關領域的學士或碩士學位,並完成一定實習時數。本會現有四十三位會員,其專業資格都已獲得確認。」Jenny續說,治療師亦必須持續進修以保持專業資格,其進修範疇大多與輔導、腦神經學、紓緩治療有關。「輔導課程在港頗為廣泛,故毋須負笈海外。至於腦神經學音樂治療,通常都要治療師赴美國或其他亞洲地區,參與短期課程或研討會。」
善用大自然力量 治療效果事半功倍
園藝治療在港發展近十年,愈來愈多機構及學校應用相關服務。香港園藝治療協會會長兼註冊園藝治療師馮婉儀(Connie)說,「以學校服務為例,分為個人成長及特殊需要兩大範疇,前者主要改進學生的社交技巧及自理能力;後者則涵蓋專注力失調、讀寫障礙、自閉、過度活躍症等有特殊需要的學童。」園藝治療師會評估學生情況,根據其能力及需要,再設計個人化課程及活動,「專注力失調學生『坐唔定』,治療師會安排種植盆栽或製作乾花等園藝活動,活動時間視乎進度逐漸增加。至於讀寫障礙學生則可透過收集向日葵及雞冠花等體積細小的種子,放入自己設計的種子袋,加強小肌肉訓練。」
不說不知,原來香港有戶外園藝治療花園開放予公眾使用。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由2012年開始推行「都市綠洲?心靈綠洲」計畫,於東九龍市中心設有佔地七千多呎的都市綠洲園藝治療花園,提供園藝治療服務及培訓。計畫主任兼香港註冊園藝治療師何啟邦指,「綠色生活是社會趨勢,加上美國、台灣等地的研究及前綫經驗分享,發現園藝治療可以改善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室外進行園藝治療,參加者被植物包圍,治療效果事半功倍。他們可以透過視覺、嗅覺、觸覺、味覺、聽覺,五感刺激,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園藝治療以人為本,以植物作媒介,讓服務對象透過照顧植物,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及生命歷程。」對小童而言,種植更有助他們發揮創意及加強自主性;至於情緒起伏較大者,可從中獲得平靜及提升集中力。年輕人透過落田翻土、澆水,則可舒展筋骨,強身健體。
Connie 說,香港園藝治療協會註冊制度共分三級,現時香港共有一百二十一位園藝治療註冊人士,分別為三十四位註冊園藝治療師、十九位助理園藝治療師及六十八位園藝治療服務員。不少園藝治療師擁有社工背景。協會提供園藝治療基礎、中級及高級證書課程與園藝治療活動實務操作證書課程,為有志投身園藝治療工作的人士提供系統性培訓及入行途徑。學生可逐步了解園藝治療的概念、理論及實務操作,並根據不同職級進行一定實習時數方可畢業,當中園藝治療師須實習四百小時。
相關: 言語治療師, 藝術治療師, 音樂治療師, 園藝治療, 都市綠洲園藝治療花園, 香港園藝治療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