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尋具潛力品牌 奢侈品代理集團 搶佔亞洲市場
亞洲奢侈品市場急速增長,吸引全球各大品牌注目。在亞洲代理奢侈品牌超過六十年的藍鐘集團,其行政總裁 Ashley Micklewright 甚至稱,近五年間亞洲市場已經成為奢侈品牌重點發展的市場,儘管去年全球經濟疲弱,藍鐘集團的生意額仍能維持百分之五的增長。他預計未來五年公司在亞洲各地區生意仍會穩步發展,並會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中國可以為我們的生意帶來大改變。」
藍鐘集團是「品牌背後的品牌」,名字雖然未必為大眾所熟知,但受到各大奢華品牌廣傳。公司在 1954 年開始協助不同奢華品牌在亞洲地區營銷及推廣, LV 、 Davidoff 、 Moschino 等都是其客戶,而公司至今已經在八個國家代理超過一百個品牌,旗下有逾四百個銷售點,營業額達十億美元(約七十八億港元)。
Micklewright 稱,歐美企業因為不熟悉亞洲市場情況,不能直接將在歐美營銷的方法「複製」到亞洲,「反而我們有多年在亞洲的營銷經驗,熟知市場策略,人手和資源也較為豐富,所以不同品牌也會選擇與我們合作。」
藍鐘集團近年備受關注的戰績,是 2011 年時開始入股法國時裝品牌 Carven ,並成功帶領品牌衝出歐洲,在中國、日本、台灣和香港不同商場找到合適的銷售點,打響在亞洲的名堂。Micklewright 說:「我們會找一些具潛力,但未有充分發展的品牌,拓展到亞洲市場。」
料內地生意五年增至25%
他續說,低價奢侈品牌市場會繼續擴大,藍鐘集團雖然不會減少奢侈品牌的業務,但預計未來三至五年間,奢侈品牌和低價奢侈品牌的業務會由過往的九一比,變為六四比。
藍鐘集團也與中國公司合作,多方面開發中國市場。上月底藍鐘集團與赫美集團和奧因投資達成戰略合作,計畫將赫美集團的珠寶產品打造成國際品牌,攻佔內地和國際市場。Micklewright 說:「我們一直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加速發展,赫美也希望找到合適的品牌代理商,給更多人認識產品,所以我們一方面幫他們在內地發展,另一方面也幫他們衝出中國、亞洲,然後拓展市場到全世界。」
內地對奢侈品需求殷
藍鐘集團雖然在拓展亞洲市場方面經驗豐富,不過 Micklewright 認為作為品牌代理,挑戰愈來愈大。他指二十年前,亞洲市場並未大得足以吸引歐美品牌調撥大量資源前來發展,但近五年來,亞洲市場已經變得舉足輕重,大集團會重點搶佔,而代理商之間的競爭也愈來愈多。他認為公司要保持競爭力,必須與客戶保持密切關係,向客戶展示藍鐘集團的往績,而且推銷時強調以客戶,而不是自己公司為主,「即使去過我們所有的店,也不會知道藍鐘集團,但會看見各個大型品牌。」
日本、韓國生意現時佔藍鐘集團整體生意約六成,Micklewright 指日本生意持續發展,營商環境穩定,過去一年生意額提高百分之十至十二,而南韓因為政府進一步開放免稅市場,過去一年藍鐘集團在當地加開一百二十所店鋪,生意增長高達百分之六十。
台灣和香港生意則各佔百分之十五,Micklewright 指台灣生意也保持穩定,但香港業務則因遊客減少,租金上漲等因素下滑一成。他續說,公司未來將減少在旅遊熱點的店鋪,轉租人流多但租金較便宜的新鋪,「我們已經開始游說各品牌推行新計畫。」
公司也有少於百分之五的業務在中國,但 Micklewright 認為,中國市場龐大,是公司未來重點發展的市場,預計未來五年會將內地生意提高至整體生意的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
他指出,十五年前公司進軍內地,發現內地奢侈品市場一直在增長,到了近五年更愈升愈急,客人也不再只重視大品牌,更會希望嘗試新事物,如要求服飾有不同的款式以建立個人風格,價格較低的奢侈品,市場也逐漸擴大,「內地人看重『花錢的價值』,一件簡單的衣服,也講求設計變化。」
團隊共事 不該分階級
藍鐘集團行政總裁 Ashley Micklewright 認為,公司必須不分上下,各人勇於提出意見,才能順利發展業務。
Micklewright 直言公司不應有階級觀念,無論是上司還是下屬,對公司的業務發展、營運模式都應該提出意見,生意才能愈做愈好,「我不是個喜歡批評的人,但員工不能只說『Yes』,否則我們難以進步。」
他續指每個人都有強弱,團隊必須通過合作,才能讓各人發揮所長,而上司也應該與員工一同工作,遇上問題要一起尋找解決方法,不能只從員工報告中得悉結果,「沒有其他人,我自己也不能工作。」
相關: 藍鐘集團, Ashley Micklewright